光明日报(2012年12月05日11版)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陈晓律 管洪亮
英国漫画与法国大革命 —— 狄金森教授在南京大学讲学
2012年6月13日,英国著名学者狄金森教授在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作了主题为“英国漫画与法国大革命”的学术报告。他通过对自己收藏的数十幅18世纪后期英国铜版画漫画作品的解读,向大家展示了当时英国漫画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嘲弄和鞭挞,以及英国国内对本国“革命”思想的评价,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一段混合着革命、保守和激进思潮的复杂历史。
英国漫画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远比欧洲大陆晚,却比欧洲大陆发展迅速。当时漫画的制作过程是把画纸浸在墨中,然后刻在一块铜板上,通过铜板来印刷。由于铜板在制作500张左右的作品后就会磨损,因此这种漫画的印刷数量不会太多,远远低于报纸和其他一些文字作品。但是,一些艺术家发现这是可以通过画笔描绘现实,从而启发人们对政治、习俗和社会现状思考的一种极好方式。这种漫画的表现形式通常略显夸张,甚至有些极度夸大的特征。画家不仅会过度渲染人物形象、穿着打扮,还会对人物特征和行为举止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通常情况下,描绘对象往往针对个人,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领袖,因为其他内容并不会引起社会大众很大的兴趣。由于这个原因,漫画很快就变成了宣传政治主张、打击对立党派、播撒政治理想的有力武器,受到社会大众、尤其是中产阶级的青睐。很多中产阶级都收藏漫画,一来其价格适中、便于收藏;二来其内容丰富、针砭时弊,客观上满足了中产阶级积极靠近政治舞台,并试图参与政治活动的愿望。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漫画家审时度势,推出了一系列漫画作品。尤其是在18世纪90年代革命的浪潮已愈演愈烈,局势逐渐失控之后,英国漫画家以调侃和嘲讽的态度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变化做了无情的嘲弄,呼吁英国国民要看清现实,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做出冲动的行为。
比如在一幅表现“法国人来了”的作品中,作者展现给大家的就是法国人占领英国国会后将会发生的可怕状况:国会议员都会被“钳口”,使其无法自由发表主张;国会被法国人掌控,变成名存实亡的傀儡政权。在这些作品中,法国人的形象是块头大、力气足、面目可憎。这些作品虽然是对法国革命后政局混乱、社会崩溃的调侃,但也表达了漫画家们对革命前景的担忧:革命的激进最终导致了专制,进一步加速了传统的崩塌和社会的解体。
另一类作品的主题表达的则是:法国人食不果腹、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困苦至极,英国则是锦衣玉食、欢声笑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的时候,法国直接被表现为赤裸的“战争的诅咒”,英国是“和平的祝福”。法国人的瘦骨嶙峋和国内的凋敝景象反衬了英国当时的富足与安定。漫画家们希望通过如此赤裸地揭示法国大革命的“不堪”,来提醒自己的国人对革命的态度保持警醒。
尽管如此,法国大革命浪潮对当时的英国也产生了巨大的改革压力,英国政府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以避免国人因为生活窘迫而产生“革命的热情”。有几幅漫画正是表现了受到财政剥削的英国人裤子破破烂烂,几乎与法国大革命中重要的“无套裤汉”的形象无二致。因此,除了调侃法国人,漫画家们对于国内的政治人物也丝毫没有手下留情。权力分配不当、贪污腐败、镇压人民、征收高额税收等等几乎都成了漫画家们在作品里戏耍政治人物的口实。从当时的首相威廉·皮特,到辉格党的领袖查尔斯·福克斯,还有著名的政治家爱德蒙·柏克、托马斯·潘恩、理查德·普莱斯等等,都多次出现在漫画作品中。但是狄金森教授特别强调的关键一点是,虽然你知道画中的这个人就是谁,但是你永远都不能确定这就是他。无名无姓,漫画家大可以说这是任何人,因为一种夸张的形象要具体落实在某一个人身上,难度太大了。这或许是让那些被讽刺挖苦的政治人物大为光火、却又无可奈何的原因吧。
所以,要理解这些漫画,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图,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漫画里充满了各式“暗语”和不同的影射,采用了各种象征和寓言表达。狄金森教授特别强调,这种看似平民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文化。通过对于每幅漫画的条分缕析,狄金森教授揭示了漫画作者本身蕴涵在图画中的深意,远非一般大众所能想到。比如,头戴钢盔、手持三叉戟、配有英国国旗盾牌、形似雅典娜的女子一直都是英国的象征;而神情无辜、甚至是有些愚钝的憨傻大块头十个有九个都会是“约翰牛”(John Bull——英国人的代表);英国首相永远都是一名身材瘦削、头戴假发、颈缠黑带、下巴削尖的男子等等。
狄金森教授指出,政治漫画在英国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几个重要因素:一是英国国内没有专门审查煽动性、毁谤性图画制品的制度,诸如此类的雕刻、绘画作品都不会受到官方的调查。如此一来,漫画家们可以自由表达想法而不受限制,促进了他们笔耕不辍,画出大量作品。德国杂志《伦敦与巴黎》的评论家们曾在文章中表达过对英国漫画作品在政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感到惊讶万分。而英国国内的很多政治家反倒是见惯不怪,他们甚至还乐于收藏这些作品。事实上,如果不是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大量作品莫说能否存活下来,是否能够诞生都会成为未知数。二是英国漫画无需上税,所以成本较低。虽然其价格使得大部分工人阶级望而却步(一幅漫画作品的价格大约在一两个先令左右,相当于大部分工人阶级的日薪),但却是国会议员、乡村士绅和城市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由于漫画的大部分主题是反对激进革命的,很多忠实的保守主义信徒直接付给漫画的制作者一些小费来降低成本,甚至以半价出售。还有一些有钱人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大量作品,再把他们摆放在旅馆、商店、理发店甚至监狱里面。当时在服务行业都布置有很多这类型的漫画,供等候的客人消磨时间。无论是会心地莞尔一笑,或者是同伴间嘻嘻哈哈地大肆调侃,甚至是意见相左的双方为同一幅漫画而大打出手,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漫画的繁荣。
通过这些作品,漫画家们表达了自己对于激进思想的慎重思考。所有的漫画主题都是围绕着批评法国大革命、保护英国宪政制度而展开的,体现了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传统。多数漫画家认为激进的革命思想破坏了英国长久以来的宪政传统,是对社会规范和人民利益的不尊重。值得注意的是,漫画在当时其实还是非常新潮、颇为先锋的艺术表现形式,却与英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不谋而合,找到了一条互相融合的和谐发展之路,也不能不说极具英国特色。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