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专访:法国汉学家白乐桑

cnfrance2017 2018-11-07 0"
   环球时报    记者:张骜

  11月1日,北京首都博物馆,一位法国学者打着一条写满汉字的领带步入会场,出席正在这里举行的第三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他叫白乐桑,1950年生人,法国著名汉学家。对中国公众来说,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法国,“白乐桑”几乎是“汉语”的代名词。作为法国教育部第一任汉语总督学,白乐桑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偶尔还能听出些北京口音。时间不长的采访中,白乐桑谈到自己对汉语的痴迷,以及法国人对汉语越来越重视的态度。他说,相比亚洲其他国家,中国人让法国人产生的认同感最强。谈起访华感受,白乐桑表示,“还是更怀念40年前那个充满味道的北京”。

  在法国,汉语不算是小语种了

  环球时报:您是法国首位专职汉语总督学,是什么促使法国设立这样一个职位呢?

  白乐桑:法国的汉语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从最初介绍汉语语言文字及传播开始,法国就一直领先。1814年,巴黎的法兰西学院首创汉语教席。上世纪60年代,法国又最先把汉语列为中等教育规范科目。很多高中生那时就把汉语作为考试科目。由于汉语在法国中等教育中有了一定规模,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一些专职总督学语种的人数,这就促使法国在2006年正式设立了专职汉语总督学。

  环球时报:在您主修汉语的那个年代,汉语学习者的职业出路几乎为零。是什么推动您坚持汉语研究和教学?

  白乐桑:法国人对汉语的热情源于挑战精神与发现的乐趣。汉语是一门艺术,就像“月球语言”,它和西方文字截然不同。在西方,没有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字。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在法国也有很高的地位,我想朝这个方向去不断发现。

  经过几十年发展,汉语已经由一门“远距离”语言逐渐走入西方人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除了这些,从实用角度讲,掌握汉语如今在法国也有就业价值。

  环球时报:目前有多少法国人学习汉语?这一数量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白乐桑:据我个人统计,法国是学习中文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目前有10万人左右,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通过正规基础教育(小学,尤其是初高中)学习的中文。这一比例我觉得比总数更重要。在有关语言教学的新闻报道中,全法国媒体提到最多的就是汉语。而且,学中文的人数增量很可观。仅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人数,10年内的增长率就达400%。究其原因,离不开法国的传统背景。法国一直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到了21世纪初,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法国人对中国的兴趣更是猛增。

  环球时报:现在是否可以说,“汉语是法国的大语种”了?

  白乐桑:这个问题有意思。要想回答,光拿数据来分析是不行的,因为目前的数据主要来自法国基础教育。比如,中学生中学汉语的人数还没达到1%,以这个标准来看,汉语是小语种。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汉语的人已经很多。另外,20年来,学汉语的人数增长最快,在法国的普及早就超过俄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

  在法国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汉字,巴黎国际机场行李处三大标识语言之一就是中文。巴黎地铁站的广播每天都有汉语。所以综合来看,汉语在法国肯定不算“小语种”了。

  法国人对中国人的认同感最强

  环球时报:您曾经提到,“中国人是亚洲的法国人”,为什么这么说?

  白乐桑:40多年前在我开始学汉语时,就一直有“中国人是亚洲的法国人”这个说法,我的意大利同事也曾这么说过。中法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国有文言文,法国曾一直是拉丁文教学,因此都很重视发扬语言文化。中法还都是农业大国,崇尚“吃”文化,也都很“重本”,彼此间的认同感很强。相比亚洲其他国家,中国人令法国人产生的认同感最强。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的中法关系?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否有变化?

  白乐桑:两国在语言推广和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上都有了大幅发展。中国留法学生人数目前仅次于摩洛哥排名第二,很快就要升至首位。中国在法国人心里最主要的正面变化或许是,一提起汉语,大家都很接受,而且汉语能力在法国成了一张“王牌”。如果在40多年前,你提自己是学汉语的,大家会认为你在开玩笑,觉得不可思议。

  更怀念40年前的北京

  环球时报:您说自己现在有些怀旧,认为中国没有40年前味道那么浓。您不觉得现代化的中国更有魅力吗?

  白乐桑:我认为一个国家或城市失去“味道”不是“现代化”的问题。很多现代化城市依旧保留着传统。而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却少之又少。现在也几乎没有人穿中式服装。中国本来有很美、富有特色的服装,为什么13亿中国人都要穿西服?这是现代化吗?我怀疑。中式服装就代表落后吗?我不这样认为。服装没有落后和先进之分,但也许中国人潜意识中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更怀念40年前的北京,或者说,当时的北京有味道。现在的北京,除了街上的汉字提醒你身在中国外,从建筑风格上几乎看不出特色了。幸亏有汉字,我才知道自己在中国,但是身在哪个城市,我分辨不出。这是一个遗憾。我坚持认为,现代化和保持传统特色并不冲突。

  环球时报:那您这些年上百次来到中国,想要寻找的到底是什么呢?

  白乐桑:说实话,幸亏还有中国人,中国的人情味。中国人因为地区特色不同而各具魅力,比如北京人、广州人、上海人、成都人……我到中国这么多次,依旧和40年前一样吸引我的,就是晨练。幸亏还有晨练,这是一个中国身份认同的所在,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我还喜欢看“现代化”方式的晨练——广场舞,很有意思。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运动方式。每次有法国朋友来中国,我都会告诉他们一定要早起,6点钟到公园去看晨练,绝对不会失望!就是这些有味道的细节,吸引我一次次回到中国。

  环球时报:您以前不管去哪儿,都随身携带《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现在还带着吗?

  白乐桑:带着,只不过我不再从上面标记自己认识多少汉字了,因为认识的太多,全标下来太花时间。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法国中文网 2025-04-17
法国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之子路易·萨科齐或将踏入政坛,准备参加滨海阿尔卑斯省芒通市即将举行的市政选举。这位年仅27岁的总统之子虽然尚未正...
法国中文网 2025-04-17
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董事长贝尔纳·阿尔诺将继续执掌集团大权至85岁。当地时间4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LVMH年度股东大会上,99.1%...
法国中文网 2025-04-16
2024年因不信任投票而下台的巴尼耶政府虽短命,但这似乎并未削弱米歇尔·巴尼耶的政治野心。这位前法国总理在周二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首次公...
法国中文网 2025-04-15
这位法国极右翼政治人物彻底推翻定罪的机会虽小,但她的政治命运仍未尘埃落定。3月31日,一场政治地震震撼法国:极右翼反对派领袖玛丽娜·勒庞...
法国中文网 2025-04-13
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正在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外界对其可能重返政坛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淡出政治舞台十余年,这位以反对美国入侵伊拉...
法国中文网 2025-01-12
经济暴力,这一鲜为人知的现象,常常是家庭暴力的伴生问题。根据一项最新民调,法国有29%的女性受到经济暴力的影响,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远超公众...
法国中文网 2025-01-12
2024年12月28日,29岁的罗克萨娜·斯托亚诺夫(Roxane Stojanov)被巴黎歌剧院授予首席舞者称号,加入了这个享有盛誉的...
法国中文网 2024-11-10
Patagonia创始人伊冯·修纳德近日宣布,将公司股份全部捐赠给环境保护组织,用以支持全球自然保护事业。这位85岁的企业家通过这一决定...
法国中文网 2024-11-06
差距依然显著。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周二发布的一项研究,35岁的男性管理人员比同龄工人平均多活5.3年,而女性管理人...
法国中文网 2024-10-11
巴黎足球俱乐部 Paris FC 即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据《队报》报道,法国富豪伯纳德·阿尔诺家族正与红牛公司(Red Bull)合作,...
法国中文网 2024-10-07
10月2日,隶属于LVMH的奢侈品牌Celine宣布其前艺术总监Hedi Slimane将离职。紧接着,品牌宣布由Michael Rid...
法国中文网 2024-10-07
在养老院工作的护理员这一职业有时可能相当艰难。帮助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病人甚至临终患者,这种工作会带来沉重的情感负担,然而,他们的薪资却...

推荐浏览

法国中文网

www.001france.com

CopyRight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