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总统马克龙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峻的政治危机。接连不断的内外挑战正重创他第二任期的政治基础,引发人们对法国第五共和国制度稳定性的深刻担忧。
本周,两件大事接连爆发:极右翼领袖玛琳·勒庞被法院判决五年内不得参选,几乎断送其2027年总统大选之路;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剧烈动荡,法国主要股指CAC40大幅下跌。多重冲击之下,法国政局陷入空前动荡。
法国政坛局势本就岌岌可危。西面贸易战暗流涌动,东面乌克兰战争持续,国内议会严重分裂,财政赤字高企,政府又缺乏足够政治空间进行必要改革。为应对这些挑战,马克龙不得不频繁更换总理——在过去18个月内已更换四位。而现任总理贝鲁也面临极右翼议员施压,可能随时被迫下台。
巴黎政治研究中心学者布鲁诺·科特雷坦言:“现在的局势非常糟糕。”他指出,马克龙任命非民选总理、拒绝让议会中最大的左翼联盟执政,激化了公众对政治的不满情绪。更令民众愤怒的是,极右翼政党尽管屡屡在选举中胜出,却始终被“体制”排除在权力之外。这种“民主有选票、无实权”的格局,让人质疑法国民主制度是否依然有效。
民调显示,仅有28%的法国人认为本国民主制度运转良好,这一比例不仅低于意大利和荷兰,甚至还低于德国(51%)。在社会分裂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勒庞被取消参选资格更是火上浇油。
上周,勒庞及其政党“国民联盟”因挪用400多万欧元欧盟资金被法院判罪,并被立即剥夺五年内参选资格。尽管这一裁定并非史无前例,但在法国惯常等待上诉结果的司法实践中,显得异常激进。勒庞强烈反击,抨击司法系统遭“体制”操控,誓言要揭穿“虚伪民主”的面具。尽管许多政治人物认为法院应让选民决定勒庞的命运,而非由司法机关裁定其出局,政府依然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根据民调,43%的法国人不认同对勒庞的参选禁令,比例几乎与她在2022年总统大选第二轮中所得票数一致。
当前,法国已步入第五共和国建制以来最严重的政治低谷。多方分析指出,马克龙在处理乌克兰战争、应对特朗普关税、重建议会稳定性等问题上,均缺乏有效的政治筹码。他早前推进的退休制度改革激起大规模抗议,而去年贸然解散议会、发动突袭选举,则进一步加深议会僵局,使总统权威持续流失。
与此同时,法国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去年公共债务已达3.2万亿欧元,信用评级濒临下调至“A”级,若继续恶化,将限制许多国际投资机构的放贷能力。据法国政府官员透露,如不迅速应对,未来每年仅偿还债务利息就将高达1000亿欧元,财政空间几近枯竭。
马克龙政府过去常以增加公共支出来“灭火”,但这一选项如今已难为继。国民议会陷入僵局,总理权威日薄西山,政治博弈愈发激烈。而下一个危机或许已经在酝酿之中——政府垮台、金融风暴,甚至是农民抗议重燃,都可能成为法国政局进一步崩塌的导火索。法国的第五共和国,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