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巴黎“推手” 资金仍是难题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陶短房
11月30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微博]气候变化大会(COP21)在巴黎布尔歇开幕,195个联合国成员国代表齐聚一堂,其中147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开幕式并依次发言。刚刚遭罹“11·13”系列恐怖暴力案的东道主用郑重的态度对待这次盛会,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开幕式前几小时强调“人类的命运掌握在此次会议议程上”……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各国对COP21寄予了厚望。
达标的最后契机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举办目的,是在2016年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从而达到在本世纪末控制地球变暖不超过2度的目标。由于2016年是达成UNFCCC的时间窗口,COP21已是按时实现目标的最后契机。
经过自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至今的多年磨合,如今各国都表示“认同减排”、“认同气候控制目标”,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至少在台面上已几乎听不到“拒绝减排”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国在减排方面的确是有共识的,也正因如此多数人才相信,这次COP21“至少可以生成一份共识性文件”。
问题在于时间已所剩无几,在COP21上仅仅获得这种最基本的“共识性收获”,显然已远远不够。多数国家如今所希望的,是能在此次大会上尽可能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多边协定——或至少一份向这一方向共同迈进的声明,才能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原则基础上更进一步。
而法国等一些工业化国家则态度更为积极,他们希望进而说服与会各国接受建立5年一期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系统审查机制,并对违反约束性排放限值的经济体实行“惩罚性条款”。
当然,历届气候变化大会上都必然会听见更激进的减排主张,如“绿色和平”就一直希望COP21能将“到2050年全部放弃化石能源并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列入议程。或许是唯恐提出过激的目标会引致更多阻力,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COP21的议程中并没有这项内容,对此“绿色和平”法国代表朱利亚尔(Jean-Francois Julliard)公开表示失望。
“气候资金”仍难达成一致
尽管各方姿态做足,也确实很认真地在交涉、磨合,但截至12月2日工作进程仍很缓慢:新的协议草案3日上午被公布,较前一版本少了5页(从55页减至50页),却仍是一份有1400多个“括号内备注”句子、短语的雏形,而“括号内备注”则意味着各方尚未达成一致,还需要时间再谈,而时间却已越来越少了。正因如此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才会在12月2日当天心急火燎地提醒与会者“我们得加快了”。
照计划,12月5日中午,一份“接近最后版本的文本”应该敲定,否则COP21恐将步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华沙、利马等历届气候变化大会的后尘,让与会各国陷入一个又一个“加时赛”的折磨。
照法国电视二台的分析,谈判过程异常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气候资金”问题继续成为说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接受有约束力减排协定的障碍。所谓INDC,指2009年哥本哈根和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曾主动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补偿,并特别提出“快速启动资金”概念。这也是CBDR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自那以来“气候资金”落实情况非常不理想,工业化国家中真正出钱出力到位的仅是部分国家,大多数则口惠而实不至,每年实际落实的款项离1000亿美元承诺相去甚远。
COP21开幕以来,印度、巴西等“77国集团”中影响力较大的新兴大国尽管较前作出更多配合姿态,但在“气候资金”问题上仍然态度坚决。同样,工业化国家对新兴国家谈“减排约束力”时字正腔圆,对自己谈“补偿金到位约束力”时却吞吞吐吐。
其次,各国对UNFCCC“有约束力”的定位大相径庭。如前所述法国希望“约束力”体现在强制审查和定期修改承诺,而另一些国家却将之看作对本国内政和主权的干涉,而宁愿维持“自愿减排计划”(INDC)的模式,即自己提出减排目标,自己核查申报,如果法国等国执着于“高标准严要求”,妥协的达成就会更加艰难一些。
第三,石油生产国的阻力仍然强大。即便政府刚刚更迭,新政府表现出较前更多积极性的加拿大,也至今尚未递交INDC文本,至于沙特等“海合会”成员更成为本届大会“最顽固的阻力”。
此外,各国在碳交易市场设置问题上的严重分歧,绿色能源技术在市场化方面依旧不成熟,以及许多国家为确保经济稳定、发展,仍不愿放弃对化石燃料的补贴政策,也都不同程度增大了谈判的难度。
或许仍会有“加时赛”
从目前情况看,积极因素至少较2013年华沙COP19和2014年利马COP20要多。
尽管不无各自考量和保留,毕竟认同并提交自愿减排计划(INDC)的国家越来越多,且在2014年11月习近平—奥巴马联合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随即美、中相继在今年3月、6月宣布了各自的INDC(其中中国承诺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较2005年减少60%~65%),巴西也承诺在2025年和2030年将其碳排放分别较2005年减少37%和43%。原本在发达国家中对减排义务态度最消极的加拿大,随着具有深厚能源背景的哈珀联邦保守党政府败选下台,杜鲁多的联邦自由党政府走马上任。在减排方面也表现出积极姿态,杜鲁多11月17日表示“要推动其它态度保守的国家转趋积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他还表示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和美国、墨西哥协调立场。
中美两个经济暨碳排放大国态度较前更加积极,让许多与会者深受鼓舞,在布尔歇,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此会晤,回顾并重申了当初的承诺,奥巴马称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和最大碳排放国,中美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有责任采取行动,习近平主席表示“这是绝对重要的”,在这方面两国已付诸行动。对此法国电视二台感慨“没有美中两国的参与COP21什么目标也无法实现”。
一些分析指出,中国之所以举足轻重不仅因为它是碳排放大户,也因为它同时是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新兴国家,是介于传统“北南”鸿沟两边的国家,中国态度的转趋积极对说服众多发展中国家无疑是有帮助的。
东道主法国此次表现出的热情和决心也令人刮目相看。
因为“11·13”系列恐怖袭击案猝发,奥朗德不得不缺席土耳其G20峰会,但于此同时他却丝毫未懈怠自己的“减排穿梭游说”,目的是借机对几个在减排问题上态度仍然顽固的英联邦国家(尤其加拿大)做最后的说服工作。而外长法比尤斯则在23日突击访问了巴西,强调“气候问题上没有B计划”、“如果COP21不能成功,世界将变得无法生存”,并热切期盼巴西“在节能减排问题上表现出清晰而积极的姿态”。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打加时赛”甚至连打好几个加时的可能性仍然不小,但COP应该有希望达成一份较此前历次气候变化大会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共识,但各自存在重大分歧方面、尤其INDC、“气候资金”和CBDR等问题上的鸿沟却非旬日之间便可填平,慢说COP21的共识文件,即便UNFCCC,也仍需要各方继续协调、磨合、妥协甚至勇于牺牲,才不至于如《京都议定书》般变作一纸空文。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法国中文网 2024-11-06
政治专栏作家索伦·德·罗耶尔撰文称,法国总统正在努力避免自己加速的政治解体。10月30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
法国中文网 2024-11-06
工作总量不足以支持法国的社会模式。周一,经济部长安托万·阿尔芒重申了自2017年以来备受马克龙政府关注的观点,引用经合组织的数据指出,法...
法国中文网 2024-10-27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法国的失业人数依然逼近三百万关口,劳动力市场陷入“回光返照”困境。根据法国劳动部最新发布的数据,登记在France T...
法国中文网 2024-10-24
2024年10月21日,法国滨海夏朗德省查获超过一吨大麻,尽管毒品走私和消费持续增加,但大麻合法化的讨论在法国依然停滞不前。而在欧洲其他...
法国中文网 2024-10-20
本周,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移民危机成为议程上的重点话题。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峰会上指出,欧盟与突尼斯和埃及...
法国中文网 2024-10-13
作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任命的总理,这样的情况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尽管米歇尔·巴尼耶一开始就表现出与总统独立行事的姿态,但他的支持率...
法国中文网 2024-10-13
自2023年以来,波尔多市的企业破产数量急剧增加。市中心逐渐冷清,尽管圣凯瑟琳大街这条商业街长达一公里多,却难挡人潮的减少。导致这一现象...
法国中文网 2024-10-10
2025年财政预算法案预计将于10月10日星期四在部长会议上公布。尽管新任总理米歇尔·巴尼耶已经明确了预算的大致方向,但即使在马克龙派系...
法国中文网 2024-10-10
在2025年预算案即将出台之际,法国政府计划大幅削减公共支出。然而,与此相呼应的是,一个由30多个社会组织组成的团体发布了一份有关贫困成...
法国中文网 2024-10-09
手机、电视、电脑……儿童的屏幕使用时间逐年增加,家长们越来越难应对这些早早融入孩子生活的数字工具。一项由Ipsos媒体进行的研究显示,7...
法国中文网 2024-10-08
欧盟内部的紧张局势随着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之间的分歧不断加剧。尤其在贸易和经济政策上,两国的立场差异明显,而拟议中的欧盟-南方...
法国中文网 2024-10-07
在某些情况下,签署婚前协议不仅必要,甚至至关重要。尤其是当夫妻中的一方是个体经营者时,为了避免家庭陷入破产,最好提前签署财产分割协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