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自古以来,人们深知战争打响以后,交战双方注定都是输家。试问,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无论战败与否,在战争的硝烟洗礼之下,老百姓又如何能够了然无事般的安居乐业,多少无辜的人民在战争期间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甚至是失去自己的至亲至爱或是殒命在乱世之中。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以后,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2年,曾经一度璀璨的清王朝就此覆灭。
同年,中华民国政府于南京正式宣布成立,并由孙中山出任南京临时大总统。谁曾想,华夏民族的动荡不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真正的"反抗"才要开始。战火弥漫之下的中国,老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下的"以工代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重新划分世界及再次争夺霸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作为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战争之一,这场牵动全球的战争大约参战人次达到六千五百余人,其中有一千万左右人因此丧命,两千万人受伤,给许多国家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战爆发以后,欧洲很多国家都在战争的重压之下,劳动力十分匮乏,此外也继续参战的士兵。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从侧面反抗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就想到了往欧洲国家"输送"人力,协助英国、法国等国家对抗德国,想以此来达到对日军的制衡。由此,就衍生出了"以工代兵"的现象。
故而,当时能够看到很多身强体壮、身体素质良好、高大的中国男青年前往外国的兵站等特定招募场所,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据说,前往应征的男子必须脱光身上所有的衣物接受西方医生细致的检查。
主要是针对他们的身高、视力、牙齿,以及是否存在一些基本的传染病、内在疾病,身体是否健康等身体综合素质方面的检查。如此繁复的检查,整个流程下来足足有二十余项检查项目之多,可见是多么的苛刻与严格。
通过这样繁复、严谨的检查之后,各方面条件的合格的男青年,就可以得到远赴欧洲的"机会"。谁又能想到,迎接他们的不是异国美好的风情和优渥的生活,而是另一个地狱的开始。
十四万远赴法国的"华工"
据说,当年有多达十四万的"华工"到达法国,他们大多通过"以工代兵"的应征方式,有些国家为了节约人员运输的成本甚至是不惜采取"偷渡"的违法手段,将这些"华工"送往英国、法国等国家。
众所周知,"偷渡"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远赴重洋的人非但不能获得合法的居留身份而且旅程过程中基本都是被安排藏匿与设施十分简陋的船上,恶劣的外界环境常常导致很多偷渡者在偷渡过程中不幸死亡。
数以万计的华工在经历了条件恶劣、时长久、过程艰辛的海上长途跋涉以后,最终只有那些在整个漫长艰苦的旅途中成功战胜疾病和各种威胁存活下来的人才能到达目的地——法国。
然而,这些突破种种困难成功到达终点的人并不知道迎接他们的是无止境的黑暗。华工到达法国以后,他们大部分被送往欧洲战场的各个地方,或是进行战壕的挖掘工作,或是被送去修筑铁路,还有一大部分人则被送往兵工厂、火药厂,进行火药生产工作及兵工工作等多种重体力劳动工作。
除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外,这些远赴重洋的"务工者"还需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如:语言不通,不能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食宿问题,当时的欧洲战场情况焦灼,战争造成许多欧洲国家的作战部队都面临着"粮草"短缺的问题,故而能提供给这些外来"华工"的食物大多是一些蔬菜、土豆等,肉十分罕见,有时甚至缺少食盐;"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些背井离乡的华人,十分思念亲人。
随着思乡情绪的日益加剧,他们情绪低落十分渴望回到祖国......即使,远在他乡,十分艰苦,但是他们始终顽强坚持着,盼望着回国那一天的到来。
许多积极乐观的华工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主动学习当地的语言、适应国外的生活、了解当地的人文;同时,他们也将国内的戏曲、杂技都带到了法国。犹如顽强坚韧的蒲草,他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始终坚韧!
没能归华夏,始终系东方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长达四年的战火纷飞最后以协约国的胜利画上句点。然而,就在华工们满心欢喜期待终于能够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之时,命运再一次给他们浇了冷水。
华工们没能在一战结束以后就如期回国,而是继续留在国外从事战场清理、战后重建等各项收尾工作。许多华工直到一战结束后的三、四年以后才顺利回到祖国。
与此同时,大约有三千余名华工因为在法国的漫长岁月中与当地适龄的法国姑娘相识、相爱,在异国他乡遇到了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在法国成家、立业就此扎根。
这三千华工最后留在了法国,选择留法的他们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的法国华侨。
他们虽然选择留在国外,但是数十年之后这些留守异乡的中国人在法国度过余生,入土为安之后这些泪别故土的华夏男儿一致将自己的墓碑朝向东方,表达自己从未停止过的对故土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游子哪怕远行千万里,怀揣着的那颗中国心始终没能忘却对遥远故土的向往,始终保有那缕东方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