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博客
伍迪艾伦(Woody Allen)是好莱坞的一面旗帜,是运用电影手段进行深层社会探索的大师。他在古稀之年仍坚持一年拍一部电影,用知识分子对社会人生的冷静观察,不断丰富着好莱坞影片的多彩与多元。
从艺术层面考量,上乘的喜剧绝非泼狗血式的纯粹搞笑,而应在笑声背后促人思考,对人生有所透视并引出进一步的理解。更应该针对人性弱点,挖掘其可笑的一面,用其可笑来批判社会制度的矛盾和不公;用其可笑来凸现人类的可怜、可悲与可叹。喜剧的上乘应是用巧思勾起观众的笑,笑声未落辛酸又起。伍迪艾伦的喜剧想要努力达到的正是这种境界。
电影世界中,被描述最多的两个城市无疑是纽约和巴黎。伍迪艾伦对纽约的认知几乎无人能及,可他对巴黎呢?纽约的灯红酒绿,变幻莫测是其最大特色;巴黎给人的感受却只有一个——浪漫。无数对美好情感、优美景致、迷人文化、精致生活的描绘,让所有人到了巴黎都会第一时间跌入柔和温馨的浪漫情绪。巴黎的浪漫浓郁地溢在空气中,贴在你的皮肤上,深入你的毛孔里。对这座浪漫已被写尽的城市,伍迪艾伦又能写出什么样的浪漫呢?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在一开篇就将伍迪艾伦细腻与敏感的触觉展露无遗:
轻快的乐曲声中,巴黎风情画徐徐展开。胶片故意被洗得泛黄,贴切反映人们对巴黎的感受之余,还在观众潜意识里种下“黄金时代”的种子。举世闻名的铁塔当然无可回避,但取镜角度特别,常常让人会心一笑。伍迪艾伦对巴黎的深切体会,不知不觉把人带入戏中。甚至在影片男主角吉尔(Gil)遇到了海明威之后,还有不少人没有明白:这其实是部“穿越”剧。
向世俗妥协
准备结婚的吉尔(Gil)随未婚妻一家来到巴黎,按理应该在这浪漫之都增进感情,留下浪漫记忆。然而生活在现实中的男男女女都有不满,有些不满更是深入到潜意识层面,平时不会显现,只待时机成熟。就像吉尔,对工作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对未婚妻其实也不满意。未婚妻对吉尔也有种种不满,只不过因为惯性,不得不继续走下去罢了。这又触及了伍迪艾伦影片的另一深刻而又悲观的主题:爱情的不可靠。
对社会人生的不满,对爱情的怀疑,使得每个人都想跳出现实。伍迪艾伦长期以来探讨的课题,《围城》早就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就像吉尔,对自己的编剧工作不满,因为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想自己写小说,又觉得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他“穿越”回到真正的“黄金时代”,见到了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毕加索(Picasso)、达利(Salvador Dalí)等大师,甚至找到了真爱阿德里亚娜(Adriana),然而他却发现,生活在“黄金时代”的人对现实也不满意,他们向往的是更久远的“黄金时代”。
顿悟的吉尔明白,世上没有所谓的“黄金时代”,踏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活出自己,那么你生活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
影片结尾,伍迪艾伦媚俗地安排抛弃一切的吉尔邂逅了愿意与他漫步雨中的巴黎女郎,步上了好莱坞大团圆的范式。但也许这正是该片能成为伍迪艾伦最卖座电影的原因吧?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001france.com 法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